医学SCI荐刊:Journal of Hepatology

时间:2022-12-27 09:13:58 | 来源:佩普学术官网 | 浏览:2681

  今天小佩为大家介绍荷兰胃肠肝病学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,该刊是欧洲肝脏研究学会(EASL)的官刊。该刊近些年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,由Elsevier出版社以月刊的形式发行,其ISSN与eISSN号分别为0168-8278/1600-0641。  

  该顶刊的主编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医学部内科学与肝病学主任Paolo Angeli教授。Angeli教授目前是EASL-Clif学术委员会的主席,该委员会在欧洲的合作医院超过110家。Angeli教授与欧洲、美洲和亚洲许多医学中心的肝病专家有着密切的临床研究合作,曾多次到中国发表相关学术演讲。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临床肝病领域,特别关注肝硬化、急慢性肝衰竭和肝移植,已发表250多篇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,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  01      影响因子

  从下面的科睿唯安统计图可看出,Journal of Hepatology的SCI影响因子在逐年上涨,涨幅也越来越大。2013年影响因子就突破10分,2021年最新的影响因子更是涨到30.083分

 

 

  02      接收文章领域

  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有关肝病学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原创论文、评论、病例报告和致编辑的信函。

  

  03      分区

  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的JCR分区:近20年,一直是胃肠肝病学领域Q1区杂志,排名基本稳在前5。

  

  中科院分区:在2021年12月最新基础版与最新升级版,Journal of Hepatology大类医学均为1区,小类胃肠肝病学(GASTROENTEROLOGY&HEPATOLOGY)也列为1区Top期刊。

  

  04      收录更新时间

  截止到2022年8月底,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已更新了Journal of Hepatology本年度8月份的文章,更新速度很及时。

  

  05      发文量

  在WOS核心合集中,我们对Journal of Hepatology近5年的年发文量统计,整体来说,变化幅度较小,article和review综合发文量基本维持在210篇左右。2021年综合发文量有所上升,其中article的发文量为220篇,review的发文量为42篇。

  

  06      国人发文占比

  相比以往介绍过的不少杂志,该刊上各国学者的论文量相对均衡一些。这其中,美国学者近3年发文1067篇,论文量排在第一。法国学者和德国学者分别位列第二、第三。国人学者近三年发文量排第七,469篇。

  

  国人学者已发表的469篇文章里,包括以下国内高校:香港中文大学(85篇)、香港大学(85篇)、中山大学(62篇)、复旦大学(54篇)、首都医科大学(51篇)、上海交通大学(45篇)、浙江大学(44篇)、中国南方医科大学(41篇)等。

  

  07      审稿接收速度

  Journal of Hepatology期刊官网首页给出的一审时间为平均2周,也许你的文章中稿希望不大,但用两周以内的时间,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审稿意见,也是有帮助的。审稿的时间在4周左右,非常迅速。

 

  08      版面费

  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不收取审稿费与出版费用,还会有专业团队免费对即将发表的文章进行重新排版,以便提高文章的可读性。另外,该刊目前也提供了OA通道,需缴纳4500美元(约合人民币31,135元),就可让所有读者通过ScienceDirect平台免费阅览全文。对于一本30+的期刊来说,并不算太贵。

  

  09      自引率

  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近几年自引率维持在8%以下,且呈逐年下降趋势,最新2021-2022年的自引率为4.30%,远低于警戒线,无自引风险。

  

  10      期刊信息

  官方主页:

  https://www.journals.elsevier.com/journal-of-hepatology

  投稿网址:

  https://www.editorialmanager.com/JHEPAT

  11      总结

  Journal of Hepatology期刊从20年前影响因子的4-5分,到今年突破30分,成长为肝脏病学领域排名前五的期刊。最近几年的IF高歌猛进,和欧洲协会肝病研究学会(EASL)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很大联系。部分网友对该刊的评价较高,当然,该杂志对于稿件的质量要求很高,相对偏临床研究,最好有机制研究,动物模型验证,并有临床结果佐证研究意义,对于创新性要求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