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I分区看大类还是小类?
众所周知,作者投稿SCI期刊时,除了参考影响因子来选择期刊外,分区也是重中之重。但无论是中科院分区还是JCR分区,都有大类和小类,那看文章分区究竟是看大类分区还是小类分区呢?
首先我们先了解下什么事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,大类分区主要是根据13个大类学科,分别将各大类的SCI期刊按照3年平均影响因子,将前5%划为该类1区(最高区)、6%-20%为2区、21%-50%为3区,其余为4区。小类分区则是把期刊分为176个具体学科(小类学科), 参照大类同样的算法对小类学科区分1、2、3、4区。
所以,总体来说,大类分区比较笼统概括,而小类分区更加细致。一个SCI期刊只是一个大类,但根据出刊内容可能涉及多个小类,不同的小类,分区也可能不一样,也会出现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不一致的情况。
例如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期刊,大类学科医学位于2区,小类医学:内科位于2区
那我们平常选择期刊时究竟是看大类还是小类呢?一般来说都是看大类分区的,还但是要单位或者是学校要求,有的是认可小类分区的,但也有的是明确表明分区是看大类分区,其实也不必太纠结这个问题,毕竟大部分期刊大类和小类期刊的分区还是相同的。分区也只是参考期刊的其中一项指标,还是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看待。